
小璇喜歡畫畫,卻因媽媽孕期服用精神科藥物,影響了小璇記憶力,常坐不住、難以專注,需長期服藥穩定狀況。來自脆弱家庭的她,參加肯愛的工作坊,用畫筆表達情緒,也慢慢學會與人建立連結,透過肯愛的陪伴與支持,成為孩子可以放心參與、安心成長的起點。
別讓孩子獨行
當前,兒少心理健康議題已成為全球公衛危機。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統計,自殺已攀升為國小學生第六大死因,14歲以下的自殺通報人次從2009年的208人次暴增至2023年的3,365人次,15年間成長了16倍——這不是冷冰冰的數字,而是一個個正面臨困境、呼喊關注的孩子。
在我們陪伴的孩子中,七成以上同時面臨自閉症、亞斯伯格症、ADHD、學習或情緒障礙等多重挑戰。他們多數來自單親或經濟弱勢家庭,家庭中的衝突與失衡,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感到格外孤單與不被理解。在學校,他們經常遭遇排擠、找不到團隊夥伴、無法自在交朋友,人際挫折感早早在心裡築起了高牆。
這也是我們推動【心影兒忘憂療育工作坊】的初衷——透過實體互動課程,讓情緒障礙或特殊狀況的孩子,不再被標籤,而是在遊戲與陪伴中,練習與人連結、重建自信、被同理與理解。對這些孩子來說,這不只是「上一堂課」,而是他們願意再試著走向群體、願意相信自己「值得被愛」的開始。
邀請您,一起支持孩子走過情緒幽谷,向陽而生。

小璇的畫筆,畫出一條情緒療癒的路
小璇是個喜歡畫畫和動手做勞作的孩子。只要手裡有畫筆、剪刀或膠水,彷彿煩惱都能被一筆一筆畫掉。
但在課堂上,對她來說,國文課的生字、生詞,就像一座座難以攀爬的高山。從小因為媽媽孕期服藥的影響,小璇的記憶力與專注力發展比較辛苦,學習過程也讓她常常感到緊張、焦慮,甚至坐不住。
在學校,老師注意到她經常分心、出神,也跟不上同學的進度,經過溝通後,建議家長帶她就醫。如今,小璇已經穩定回診,並按時服藥,情緒與行為有了明顯改善。
但,「穩定」這兩個字,在她的家庭裡,其實很難實現。
家裡的主要照顧者是祖母,整天坐在輪椅上,需要仰賴長照服務協助生活。媽媽則因為情緒障礙,只能勉強完成接送上下學的任務,其餘照顧對她來說已是力不從心。
在這樣的環境裡,小璇只能比同齡的孩子更早學會堅強,也更早學會什麼叫獨立。
幸好,她走進了肯愛的心影兒忘憂療育工作坊。
在這裡,小璇第一次用畫筆畫下自己的情緒—有時是像火山爆發的火花,有時是一滴滴掉下來的眼淚。這些畫,不只是作品,而是她的語言。慢慢地,她開始能和工作坊的老師說出感受,也在團體裡和其他孩子建立起連結。
對於像小璇一樣的孩子來說,穩定的情緒照顧與持續的支持,就是她繼續長大的關鍵力量。

那些住在陰影裡的孩子,需要一盞燈
他們,是我們稱為「心影兒」的孩子——心裡藏著太多難以說出口的傷。
可能是長期面對家庭衝突、父母失能、被遺忘的照顧;也可能是因為發展遲緩、自閉症、亞斯伯格症、注意力不足或高度敏感,讓他們在日常中不斷感受到不被理解的挫敗。
肯愛協會稱這些孩子為「心影兒」,因為他們在陽光下生活,卻常常活在心理的陰影裡。十多年來,我們專注陪伴這群孩子,幫助他們一步步走出幽暗的角落,擁抱自己。
為了心影兒,我們開設了【心影兒忘憂療育工作坊】——透過故事引導、藝術創作、戲劇遊戲、情緒表達練習與五感體驗,讓孩子在溫柔而穩定的空間中安心地做自己。在這裡,孩子不需要會說話、不需要完美,只要願意畫下、演出、說出自己,就能開始被理解、被接住。
這些工作坊不是短暫的安慰,而是建立孩子情緒調節、自我照護與社會互動能力的安全場域。每一次參與,都是孩子重建信任、重新學會愛的過程。
這條路,肯愛走了十幾年,但我們知道,還有更多的孩子,仍在等待那一道理解與支持的光。
邀請你成為那道光。支持每一位心影兒,參與完整的療育課程,是我們共同點亮他們未來的方式。
一起捐出一份愛,為孩子種下安心的童年、溫柔的開始。
